企业税法条例更新实施,把握新税法下的效益增长
发布时间:2025-01-23

 

前言

 

去年,财政部发布《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办法》的通知,新增一项税前扣除凭证。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(以下简称“实施条例”)中,也明确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专用设备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投入,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%的部分,可按照10%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。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,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,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。除了该政策以外条例也规定了关于节能节水、环境保护方面的优惠政策。

 

此次实施条例的新修订内容已于今年1月20日起正式施行,此次修订主要体现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要求、相关研发费用和科技人员占比等信息进行了更新。

 

掌握实时的企业所得税知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,通过精准理解和合理规划税务策略,企业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,推动持续发展。「鲤图钱包」作为一款数字权益钱包产品,助力企业优化财务支出结构,实现企业管理场景下的合规支付与成本控制。

 

 

01

企业所得税条例新修订,2025年1月20日施行

 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

 

第797号《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》已经2024年11月22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,现予公布,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。

 

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

 

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,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,国务院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。经过清理,国务院决定:

一、对21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。

二、对4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。

本决定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。

 

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》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、科技、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,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。以下是条款内容的变更细则:

 

 

 

02

应对税政变化,合理规划降低成本

 

企业在应对税收政策的持续复杂变化和频繁调整时,往往面临理解和遵循准确性的挑战。与此同时,传统的税负优化手段,如业务分流、税收奖励等,其效用正逐渐减弱。

 

掌握企业所得税知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,通过精准理解和合理规划税务策略,企业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,推动持续发展。

 

企业所得税,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征收,其计算与利润及企业类型紧密相连,遵循以下简化公式:

企业所得税 = 利润总额* 税率(5% 或 25%)

 

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随企业利润水平而变动,当企业利润不超过300万元时,适用税率为5%;若企业利润超过300万元,则适用税率为25%。

 

而企业利润总额的计算遵循以下公式: 

企业利润总额 = 营业收入 - 营业成本 - 费用 + 营业外收入 - 营业外支出。

 

在寻求合规的税负优化策略时,企业应重视所得税可税前扣除费用类别及其限额,力求实现营业成本的最大限度抵扣,从而合规有效地降低成本。

 

03

关注“广宣”抵扣,把握所得税优化机遇

 

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依税法及政策决定,含职工薪酬、业务招待费、广告宣传费等12项,各有限额。超限额不得扣除,部分可结转。包括:

- 工资薪金100%据实扣除

- 职工福利费扣除标准=工资薪金* 14% 

- 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标准=工资薪金* 8% 

- 补充养老险及补充医疗险=工资总额* 5% 

- 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=实际发生额* 60% 或 销售收入* 5%(两者取其低)

- 工会经费扣除标准=工资薪金* 2% 

- 党组织经费扣除标准=工资薪金* 1% 

- 广宣费扣除标准=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* 15% (化妆品等行业 30%,烟草不得扣)

- 公益捐赠扣除标准=利润总额* 12%

- 研发费用扣除标准=加计扣除75% 或 100%

- 手续费佣金扣除标准:18% 或 5%

- 企业责任险扣除标准:100%

 

以下为企业应重点关注的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扣除比例和限额说明:

 

企业符合条件的广告及业务宣传费用支出,能够享有高达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15%的抵扣额度,这一优惠比例和计算基础,在众多费用类别中显得格外吸引人。

 

「鲤图钱包」作为一款新一代数字权益3.0产品,通过优化企业的财务支出结构,实现合规且安全的成本控制。利用积分制的数字权益机制,实现“积分当钱花”的消费体验,并帮助企业在「场景化福利」和「因公支付管控」等管理场景下,实现安全合规的业务流、资金流、发票流。

 

此外,「鲤图钱包」还解决了企业亟需的公对私支付链路,打通符合财税要求的支付链路,有效实现「个人渠道激励」,全面助力企业应对成本控制的挑战,提升营销效率。